新竹市長林智堅拋出大新竹合併升格議題後,馬上引發黨內質疑,出身嘉義縣的民進黨英系掌門人陳明文反對為單一縣市修地制法;面對黨內不同聲音,蔡英文總統表態「還須審慎嚴謹討論」,以總統高度有「踩煞車」意味,也顯示國土規畫不能操之過急,否則將淪為政治操作。
不僅國民黨磨刀霍霍,時力、民眾黨都積極布局新竹市,台北市長柯文哲更積極擴展在新竹的影響力。藍營質疑,民進黨大新竹議題可謂一石三鳥:「一拱林智堅、二擋柯文哲勢力、三併新竹縣藍營地盤」,修法提議絕不單純。明年大選在即,合併還未見眉目,已先引來千萬追兵。
民進黨在野時,蔡英文曾規畫「十年政綱」,國土規畫是重中之重,關鍵配套就是財劃法修正,但財劃法卡關至今超過廿年,藍綠政府每一年都列為優先法案,但各縣市各有堅持,沒有一年修成功,蔡政府最後乾脆索性不提。核心問題不處理,只談合併升格,並不符合蔡英文的執政藍圖,黨內直言,林智堅略顯操之過急。
中央統籌分配款已有七成在六都手中,本來就造成財政不均,非六都的城鄉差距日益嚴峻,若再出現第七都,沒有配套措施下,這塊餅就一樣大,又再被分食,對其他區域的發展,可想見會有一定衝擊。
林智堅拋出新竹升格後,新竹縣長楊文科雖然屬於藍營,也贊同升格,兩人都是從新竹未來發展出發,認為對大新竹市的發展最好,但不僅讓人聯想為個人政治前途鋪路,有政治盤算,縣市升格十年後,六都內仍出現不均勻發展的現象,其他非六都的縣市也會擔憂,是否更加淪為二等公民?
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提出地制法修法,讓一百廿五萬人口的直轄市門檻,下修到一百萬人,這個「助攻」雖然新竹縣市可以立即解套,甚至有機會趕上明年大選,但以同時段「分家」的嘉義縣市為例,合併後也僅七十餘萬人口,根本達不到升格的機會。
陳明文開出黨內第一槍,認為是為單一縣市修法,忽略全國整體區域性發展,嘉義縣可能出現更加嚴重差距。陳明文是英系掌門人,話語權舉足輕重,也足以預見未來修法,黨內還有一番激辯。